风和日暖网

武清区 宝坻区 阳泉市 吉林市 淮南市 宜昌市 肇庆市 东莞市 云浮市 文昌市

超级超级甜的小甜文!!!

发布时间:2024-07-03 07:18:28

650亿元!这项计划比“双一流”的投入多一倍******原标题:650亿元!这项计划比“双一流”的投入多一倍在“后985、后211”时代,面向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双一流”建设,计划投入达317亿元左右。但与面向职业教育的“双高”计划相比,“双一流”投入只有它的一半还不到。4月19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鲁昕,在华东师大举行的2019中国教育发展论坛上透露:根据《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这项高职版的“双一流”由教育部“领投”,带动各部委“跟投”,计划总投入高达650亿元。前有“高职扩招百万”,本月又出“双高计划”——其中信号,你读懂了吗?如此大招,你有接住吗?高专数量过半,学生占比不足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改革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鼓励更多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报考,今年大规模扩招100万人。华东师大党委书记、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院长童世骏教授表示,这意味着更为多元的人群进入高等教育阶段,加速中国高等教育普及化。同时,劳动年龄人口与新增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进一步延长。如何接招?按教育部和财政部新印发的这份《意见》,“双高计划”项目布点50所左右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和150个左右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每五年一个支持周期,2019年启动第一轮建设,对入选学校给予重点经费支持。那么,中国接受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人群到底多不多?据教育部统计,2018年,在全国2663所普通高校中,共有高职(专科)院校1418所。全国普通专科招生368.83万人,占普通本专科人数的46.63%;全国普通专科在校生1133.70万人,占普通本专科人数的40.05%。可以说,高职(专科)院校在学校数量上的占比过半,但招生数与在读数规模的占比都不足高等教育的半数。鲁昕举例进行国际比较:在《2018年全球竞争力报告》名列前5名的美国、瑞士、德国等国中,高中阶段职业教育比重,德国为60%,瑞士为70%;高等教育阶段的应用型高等教育,美国占78%,德国62%,瑞士80%。作为部市共建的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博导,鲁昕团队也测算出,若我国应用型高校比重达到德国水平,以2018年为例,可培养应用型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总量达到514.6万,比目前40%左右的比重增加182万。人才红利可期,投入还需加码作为世界头号人口大国,中国人口红利消失的论调流传已久。但鲁昕个人认为,从数量型红利到质量型红利,她对第二次人口红利极其乐观,“不是谨慎乐观,更不是焦虑”。在全球竞争力前十的国家中,基本都已没有人口红利,但却有人才红利。反观第二大人口国,印度人正担心人口红利变为人口负担,因为没有足够教育资源支撑人口增长,印度文盲率仍有三分之一左右。在进行人口变动与教育资源配置研讨中,鲁昕表示在现阶段我国七八亿的从业人员中,若人才比例占到三四成,完全可以通过人才红利,再获人口红利。记者了解到,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目前每年达八九百万人,这样的人才规模世界上任何国家都不可比拟。加之今年高职大扩招,高校招生规模将达千万级。由此,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预计从48.1%越过50%的大关,即将由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转入普及化阶段。另一个大关在城市。截至2018年,我国城镇化率达59.58%,各地城镇新增常住人口1790万人,仍处于城镇化率30%到70%之间的快速发展区间。“在我国人口‘低生育、高流动、非均衡’发展和加快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背景下,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将成为外来人口、国际移民导入和人才集聚的高地,上海区域内部人口空间移动,形成国际社区、外来人口集聚区等非均衡分布,对教育资源的空间布局和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带来挑战。”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轩福贞教授表示,未来学龄人口总量将趋于下降,上海需要制定更具时空节奏的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战略,将“调结构”的重点转向解决区域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配足配好教育资源,也看财政投入强度。2018财政年度,中国教育经费4.18万亿元,仍保持占GDP4%比重。当然,对比中等发达国家6%的水平,还有一定差距。学经济出身的鲁昕认为,我国这一比例应当至少在5.5%左右,也就是比现在多投约1.5万亿,先超过印度比例,再达到韩国水平。(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徐瑞哲)

女生读研越来越猛,特别是这些省份!******原标题:女生读研越来越猛,特别是这些省份!由于就业压力增大、招聘门槛变高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考研热”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根据教育部发布的统计数据,2019年考研报考人数达到290万,比2018年增加了52万人,增长率为22%考研竞争愈发激烈,所有人都或多或少感到考研越来越难。在国内,研究生一直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因为他们工作在校园或科研单位,仍继续扮演学生的角色,但又拿着不高的收入,需要考虑个人现实的问题,属于学生和社会人之间的过渡。虽然研究生的地位有些尴尬,但是读研仍是对个人能力和思维进一步提高的有效途径之一。近几年,女性参加考研越来越多,成为考研大军的主力。那么,哪些地方女研究生比例更高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女性读研比例,宁夏高安徽低据教育部发布全国2013年到2017年在校研究生(包括硕士和博士)人数的统计,发现在校研究生(包括硕士和博士)人数每年呈上升趋势,从2013年到2016年,每年在校研究生人数增长率为3%左右;而2017年相比2016年,在校研究生(包括硕士和博士)人数明显提高,增长率高达33%左右,这可能与当年的招生人数显著增加有关。对2013到2017年在校女研究生(包括硕士和博士)人数进行统计,发现在校女研究生(包括硕士和博士)人数从2013年的87.8万,增加到2017年的127.8万左右,五年增长率达到45%;而在校女研究生(包括硕士和博士)占当年在校研究生人数的比例,从2013年的48.97%增加到2016年的50.64%,但2017年的在校女研究生(包括硕士和博士)比例下降到48.42%。平时,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感到,近年来女性读研的比例越来越高,但上面的数据显示在校女研究生(包括硕士和博士)比例大概在50%左右,与实际情况不太相符,考虑是全国在校女研究生比例掩盖了各个省市在校女研究生比例的差异。因此我们对2017年各个省市在校女研究生和在校研究生人数进行统计和分析,发现不同省市女性读研比例明显不同,中西部省份在校女研究生比例大都在55%左右,其中宁夏在校女研究生比例最高,为62.07%,青海、西藏的比例也高达59%左右,吉林、河南和山西三省的比例在55%以上;而大多东部沿海省份或发达城市在校女研究生比例都在50%以下,其中安徽在校女研究生比例最低,为42.07%,江苏和湖北的比例也在45%以下,而北京、上海的比例也在45%-47%之间。其实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会对女性读研产生一定影响,经济越发达,当地就业环境、女性求职和求学的观念也相对开放,拥有更多的选择机会,而并不仅仅偏爱更稳定的职业发展,而内地欠发达地区恰恰相反,所以内地欠发达地区有较高的女性读研比例也就不难理解。同时这种现象也与当地高校的类型有一定关系,像合肥的中科大、合肥工大等安徽省头部高校均以理工科为主,当然女研究生也就会少很多。欠发达地区女硕士比例高,省内生源多由于部分中西部省份,如青海、内蒙古、河南、吉林等省份在校女研究生(包括硕士和博士)比例超过55%,所以我们想看看这些省份女性读研的比例和相关情况如何,取这些省份头部大学2018届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报告进行说明。我们选取了青海大学、内蒙古大学、河南大学以及吉林大学2018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统计并分析这些高校2018年毕业生性别比例,发现女硕士毕业人数多于男硕士毕业人数,女硕士占当年全部硕士毕业人数比例在55%以上,其中内蒙古大学、河南大学女硕士占比高达70%左右。这些省份头部学校的女研究生占比情况与该省份在校女研究生占比的情况相一致(因为硕士毕业人数远多于博士毕业人数,所以研究生性别比例可以一定程度反映硕士性别比例情况)。同时,从毕业生的生源结构分析,发现青海大学、内蒙古大学、河南大学2018届毕业生70%以上来着本省。相比于本科生,这些高校研究生来自本省的比例会更高。但吉林大学2018届毕业只有30%左右来自吉林省,可能是因为吉林大学作为国内知名高校和双一流建设高校,对全国学生都有较大吸引力,学校可以选择更优质的生源。同时,也发现来自本省的研究生比例确实高于本专科的比例。从这个角度来说,当地学生更愿意就读当地高校的研究生,尤其是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就业意向以及家庭等因素密切相关。如果女考生在这些省份有合适的专业或者明确的规划,那么在这些高校读研既能锻炼自己,还能解决个人发展,何乐而不为呢?女专硕不比女学硕少虽然学术型硕士(简称学硕)和专业型硕士(简称专硕)对于学生培养的模式不尽相同,学硕偏向培养学生的理论研究、科学机制等学术层面,而专硕更偏向培养学生的生产实践、理论联系实际及解决现实问题等应用层面。我们统计了浙江大学某学院2015年到2019年学硕和专硕在性别方面的录取情况,发现除过2018年学硕录取女生的比例偏低之外,该学院每年学硕录取女生的比例基本维持在50%以上,2015年和2016年学硕录取女性比例更是在66%左右;而该学院每年专硕录取女生的比例持续升高,女生录取率基本维持在55%左右,且近两年高于学硕女生录取比例。随着考研人数逐年升高,考生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导致女考生不再仅仅考虑学硕和专硕的区别,更注意考研成功的几率,因而报考专硕的比例逐年上升。随着就业压力增大、考研热持续升温,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继续深造,在完成自己目标和梦想的同时,也有机会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快速发展。青塔祝愿每个追梦的女生,心想事成!

25万苏军参加大片拍摄,踩着炸点进入片场:900吨炸药造百亿票房******原标题:25万苏军参加大片拍摄,踩着炸点进入片场:900吨炸药造百亿票房虽然今天各种特效战争大片充斥,但不可否认,上个世纪中后期拍摄的一些实景拍摄的史诗巨制才堪称真正的经典。如,苏俄在20世纪60年代上映的《战争与和平》四部曲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其得到了当时苏俄军队的大力支持,苏国防部长格列齐克甚至说:苏军可以满足电影拍摄的一切需求。令人感到惊讶的是,参与片中大型会战的演员,竟然和19世纪真实的战争数量近乎一样。俄国1812年战争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苦难是最好的作者”,处在时代变革阶段的他经历了战争与变革中的悲欢离合,在19世纪的大时代背景下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20世纪50年代,苏俄方面决定,将这部巨制拍摄成电影。在当年缺乏特效的情况下,涉及大型战争的场面都要实景拍摄。其实即使有特效俄国人也不会用,因为他们追求把这部电影拍摄成“令人身临其境的永恒的经典”,最真实的方法就是排兵布阵再打上一仗。电影《战争与和平》剧照在整个电影4年的拍摄历程中,苏军总计派出了25万名士兵参与拍摄!提供了900吨炸药协助拍摄战争场面。其还原的19世纪初的俄法战争已经使用了火枪火炮,必须动用炸药制造炸点,而且当时的战争仍是步兵方队战争,士兵都是拍成整齐的方阵投入战场。一次交战的拍摄可能要涉及到数万名演员,一般的群演根本不可能完成这样的任务,只有军队可以!电影中的俄法两军官兵,大部分都是由真正的苏军扮演的。在拍摄过程中,苏军士兵以高度的纪律性参演,一些危险的爆炸场面中,战士们踩着炸点进入片场,导演、主演都向苏军官兵们致敬。电影中还原的法军方阵,其实都是由现役苏军扮演的在拍摄1812年俄法战争的决定性会战:博罗季诺大战时,8个苏军步兵师集体换上了100多年前的军服,只为了拍摄这一场戏。苏军当时还剩下的少量骑兵部队也参与了表演:因为100多年前的战场上,骑兵的重要性就如同今天的坦克一样,不可缺少。当时虽然没有电子特效,但很多战争电影也喜欢采用模型等特效方式节约开支,但效果肯定会打折扣。导演邦达尔丘克一直认为,史诗电影的效果必须用实景拍摄才能烘托出气势,不屑用特效。70年代拍摄的另外一部史诗电影,反映二战的《解放》整部电影投资巨大,堪称举国之力拍摄:目标就是打造一部无法超越的俄国经典。电影上映后,不仅苏俄国内万人空巷,也在西方引起了轰动。美国、日本、法国、英国等国的电影公司纷纷引进这部电影播放。根据统计,这部电影在全球取得了4亿美元票房。这是什么概念?根据购买力折算,这笔钱大概相当于今天的15亿美元,约合100余亿人民币。苏军俄国人就如同双头鹰一般有两面性:他们最擅长的事情分别是艺术和战争。在其历史上,诞生了大量艺术家,在芭蕾舞、绘画、小说、电影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堪称巅峰的成就。俄国人的历史又是一部战争史,要么是入侵别国,要么是别人入侵,从未停歇。

美军专家:想要打败中国只有一个办法,但这条红线美几十年不敢碰******原标题:美军专家:想要打败中国只有一个办法,但这条红线美几十年不敢碰近日据英国媒体报道称,美国看似军事强大体的背后,实则在军事现代化程度上已经被中国远远地甩在后面了。尽管从综合军事实力上比较来说,中国对阵美国是的军力只有1∶3那么多,但是在一些关键领域,美国已经无法与中国相提并论了。其实美国知道,尽管自己的军事实力在中国之上,但是真交起手来,并不是中国的对手。因为在几十年前,美国就曾尝到过中国的厉害,并且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那一战之后,中国就在北纬17°给美国划上一道红线,美军被打痛之后,至今都不敢越过这条红线。美国军事专家表示,正面和中国刚美国是没有胜算的,想要战胜中国的唯一办法,就是通过局部战争,不断的入侵中国周边国家,然后联合他们形成合围,才有希望战胜。因为中国近年来在海军方面的建设已经远超出了西方的预期,原本西方认为中国造不出航母,但是中国5年内造一艘航母的速度让西方彻底沉默。而且近年来不断下水的军舰,还有潜艇以及各类配合海军作战化武器等等。中国海军也正在向现代化海军不断迈进。空军的进步速度也是飞快,早在20年前,我国空军服役的战机主力还只是歼-7和歼-8等战机,而这些战机都还只是二代机,但是那时候,美国已经装备四代机和五代机了。所以西方嘲弄我国,称咱们这辈子只能依靠二代机走天下了。随着中国歼-10和歼-20等一系列战机的服役,西方逐渐意识到,他们眼前的这个中国绝不是他们可以随便就能忽视的。如今我国在东风系列导弹的保护下,与海军和空军共同形成完善的三位一体核打击体系,共同保卫祖国的碧海蓝天。所以美国几十年来不敢招惹中国也是有原因的。

90后妈妈患产后抑郁 为整条街栏杆织上"彩虹毛衣"******(原标题:上海90后妈妈产后抑郁 她给整街栏杆织上了毛衣) 上海90后妈妈产后抑郁n 她给整街栏杆织上了毛衣 (来源:~) 毛晚是上海一名90年的年轻母亲,在2015年生下第一个孩子后,她患上了产后抑郁,通过织毛线做手工的方式,她慢慢走出了抑郁症。而为了号召人们关注和正确对待产后抑郁,从2018年年9月到2019年3月,她为上海浦东锦绣坊整条街的栏杆织上了毛衣,“做彩虹护栏给大家带来了美的享受,觉得这件事特别有意义。我想如果有条件,希望这样的活动每年都能做一次。”毛晚说。90后妈妈患产后抑郁 为整条街栏杆织上彩虹毛衣
从开朗到抑郁毛晚回忆,在生孩子之前,自己的性格是比较“二”的,生活中也是大大咧咧不拘小节。她喜欢讲冷笑话。她的一个朋友曾开玩笑说,如果哪天自己突然死了,那一定是毛晚笑死的。那时候,抑郁症对毛晚来说,还很陌生和遥远,只停留在“听说过这个名词”的程度上,“小时候我生活在农村,村里一个大婶在生完孩子没多久跳河死了,现在回想起来,那应该就是抑郁症吧。”毛晚说。90后妈妈患产后抑郁 为整条街栏杆织上彩虹毛衣
2015年9月,毛晚准备生下她的第一个孩子,因为第一次当妈妈,她当时只是有些害怕自己不会照顾孩子,毛晚坦言:“当时从没有想过自己跟抑郁症会挂钩,我可是个超级开朗的人呢。”90后妈妈患产后抑郁 为整条街栏杆织上彩虹毛衣
但生孩子和产后的痛苦却大大超出了她的预料。据毛晚回忆,一开始是羊水不足,由顺产转剖宫产,术后的痛苦无法言喻。躺病床上动弹不得,伤口疼,宫缩疼。这个只是开始,接下来是乳房被宝宝吮破,每次喂奶对毛晚都像一场战斗心惊胆的又疲惫不堪。再接着是拒奶,缺觉,头疼……“如果说生产像遭到雷击,那产后疼痛简单就是钝刀子割肉,难受至极。”回忆起那段痛苦的日子,毛晚仍然感到心悸。90后妈妈患产后抑郁 为整条街栏杆织上彩虹毛衣
出了月子后,毛晚的情况并没有太大好转,有时候打个阿嚏,裤子就湿了。尿失禁这个尴尬问题曾让她很久不敢出门。生宝宝以前,毛晚是做外场主持,穿着得体面带微笑,工作之余,她喜欢和朋友小聚闲聊闲逛。生产后,她的生活成了一团乱麻:看着肚子上的妊娠纹与赘肉,越来越深的黑眼圈,还有一个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长大的宝宝,她感觉突然进入一个控住不了局面的状态,于是越发烦躁难受,直到最后失眠。90后妈妈患产后抑郁 为整条街栏杆织上彩虹毛衣
毛晚并没有到医院去确诊,她加了一个宝妈群,里面经常会聊到妈妈们的问题,“有次我说完我的情况,一个宝妈说,要小心,你可能有轻度抑郁。那是我第一次被别人跟抑郁症绑一起。”毛晚说。90后妈妈患产后抑郁 为整条街栏杆织上彩虹毛衣
小小毛线治疗抑郁毛晚因为生宝宝后的抑郁难受,失去工作,也失去原本的交际圈,完全变成一个家庭主妇。“我除了孩子感觉生活没有重心了,这时候我就又把之前的爱好拾起来,拿钩针给孩子钩玩具钩衣服。”毛晚说。据了解,毛晚生宝宝前就很喜欢手工,但是当时在上班,她做的不多。重回手工圈,拿起钩针钩毛线,她让毛线分散注意力,再让毛线集中注意力。用毛线给孩子做玩具,给自己做衣服,让毛晚觉得手里拿着钩针就好像多了层安全感。她把自己的作品发到朋友圈后,大家都很喜欢,就会有些朋友来定,后来因为人太多,她做了视频教程发到网上后,成了大家口中的“猫猫老师”。90后妈妈患产后抑郁 为整条街栏杆织上彩虹毛衣
而为栏杆织毛衣的创意,则来源于毛晚逛手工类网站的“灵感”,她发现国外经常有毛线轰趴活动,编织爱好者把街道用五颜六色的毛线包裹起来,主题大部分是“关注抑郁”类,因此她回想自己的情况,确实感觉是编织撵走了那些不好的情绪,于是就很想把这个活动形式搬到国内来。“还有很多跟我一样的宝妈,也在经历这样的心路历程,产后抑郁没有多少人重视,很多宝妈在自己的痛苦与别人的不解种艰难度日,个别走向极端,这太悲剧了。所以我也希望编织能够帮助更多的宝妈走出抑郁的阴影。”毛晚说。90后妈妈患产后抑郁 为整条街栏杆织上彩虹毛衣
为整条街的栏杆织上“彩虹毛衣”耗时4个月,覆盖栏杆500米,大小玩偶500个。这是毛晚和她同伴们的战果。这次机会,是毛晚等待了两三年后才等到的。最开始,毛晚想在家门口的公交站台做创意。但是公交站太分散了,还是室外,人流量大很难保存。后来,她又想跟商场合作,给商场里的楼梯做毛衣,但是商场觉得这很麻烦。直到接触到锦绣坊的物业,他们很想做一些装饰设计,让这条街道看起来更温馨。而毛晚正好也想找这样一个地方做一次编织关爱抑郁的主题。于是他们就计划合作去完成这个项目。90后妈妈患产后抑郁 为整条街栏杆织上彩虹毛衣
敲定地点后,毛晚找了编织参考图片,还画了设计手稿。“锦绣坊的栏杆大大小小有500m,是个大工程。我计划做各种不同的主题。比如,中国风主题。宝宝主题,圣诞主题,玩偶主题。栏杆用彩虹色编织条包裹,给人活泼的感觉。”毛晚说。90后妈妈患产后抑郁 为整条街栏杆织上彩虹毛衣
因为工程量巨大,毛晚拿出了之前所有的编织存货,但也只是九牛一毛。于是她找了之前很多跟她学习的编织爱好者帮忙,她安排好工作后大家开始做,然后把做好的东西寄到上海,终于,在4个月的时间里,他们完成了这项任务。90后妈妈患产后抑郁 为整条街栏杆织上彩虹毛衣
做这个活动的时,毛晚怀二胎26周,穿衣服完全看不出来。活动期间她一直拖着行李箱来回浦东与浦西,需要拎箱子挤地铁。因此毛晚老公是不支持的,很害怕毛晚出意外。但毛晚对自己很有信心,在锦绣坊弯腰缝彩虹条一呆就是一整天。有时候上午去产检,下午去现场缝护栏,一点也没耽误。以至于大家都没看出她怀孕,直到后来毛晚无意提起说要抓紧做,元旦她要生宝宝的时候,很多人才知道她是个孕妈妈。90后妈妈患产后抑郁 为整条街栏杆织上彩虹毛衣
毛晚认为,“产后抑郁”不是空话题也不是新话题,现在开放二胎,这个尤其需要得到大家的关注。抑郁不是“矫情”,不是“闲的”。她希望家庭与社会给产后妈妈多一些关怀。90后妈妈患产后抑郁 为整条街栏杆织上彩虹毛衣
“我们只做个锦绣坊一片小彩虹,希望这篇小彩虹能照亮大世界。”毛晚说。90后妈妈患产后抑郁 为整条街栏杆织上彩虹毛衣
潘晴晴本文来源:封面新闻 责任编辑:潘晴晴_NBJS5830